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

外傘頂洲

  外傘頂洲,又稱外傘頂沙洲、外傘頂汕,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,現存面積約100餘公頃,因形狀似傘得名。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,不過如今絕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,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,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之一。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,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,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屏障。洲上現僅有一對老夫婦為常住人口,有一座燈塔—塭港堆燈塔。

歷史:

外傘頂洲原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,在20世紀初才開始受地方政府注意。1914年日治時代,日本人在此首次設立燈塔,惟沙洲地基不穩,六年後即倒塌。 不論在日治、戰後初期、1988年等時期,其管轄政府都曾實施植林固沙的計劃,但均告失敗,仍無法阻止漂沙移動。 在1984年資料中,退潮時外傘頂洲面積約1000餘公頃,漲潮時約200餘公頃,南北長10餘公里,此後不斷縮小。
民間趣談中,相傳清代外傘頂洲有幾十戶人家定居,且有一條大街,但到了國府戒嚴時代,則是幾無人居,甚至被地方政府視為包袱,雲林縣及嘉義縣均不願接掌,最後兩地各派出鄉長被叫到省政府去,用猜拳來決定誰屬,結果雲林縣口湖鄉鄉長輸了,自此外傘頂洲劃歸雲林縣。
  而據曾任塭港堆燈塔守望員近40年的蔡福裕描述,1960年代,外傘頂洲曾住居逾千人,用茅草、竹子搭建的上百戶簡易房舍自成聚落,連雜貨店、藥鋪俱全,居民普遍仰賴捕魚、養蚵維生,自給自足,人丁興盛的景象,就像座與世隔絕的海上島國。強勁的風飛沙造出一座座約2、3層樓高的小山尚能蓄水;從層層交錯的山谷底部隨手挖掘,沁涼甘甜的淡水立刻湧出。20多年後,洲上堆疊成峰的沙丘,經數次颱風侵襲,與沙洲流失、漂移作用,逐漸夷成平地,居民到處挖掘也找不到淡水飲用,只有陸續遷離。蔡福裕也隨著這波移民潮,返回東石鄉塭港村定居。

變遷:

外傘頂洲受到波浪、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,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,被稱為「移動的國土」。
  早期濁水溪主流藉北港溪、西螺溪注入海中,大量泥沙沈積在河口附近海域,經過長年累月的波浪和海流作用,外傘頂洲可能因此形成;1911年日人開始濁水溪整治,截斷北港溪等支流,主流改由西螺溪入海後,北港溪自成水系,輸砂量也因此銳減,每年減少約10萬立方公尺,旺盛的沉積作用不再,外傘頂洲開始有侵蝕後退的趨勢。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陳陽益指出,外傘頂洲從1904年至1995年,歷經沙洲地形的幼年、青壯年,現已邁入老年階段,沙源無法充分補充,加上侵蝕作用影響,沙洲上的堆沙陸續被沖刷至東側的低窪之潟湖,目前外傘頂洲往西南偏移速度逐漸增大,面積也日漸縮減且被波浪及潮水切割成幾部分。
  中山大學研究資料顯示,以20年為單位,在1962年至1982年、1982年至2002年間,外傘頂洲分別被侵蝕流失520公頃、547公頃的沙洲,現存者僅100餘公頃;此外,1982年沙洲上2公尺以上的沙體還有5200萬立方公尺,但在強烈東北季風作用下,2000年以後幾乎刮除殆盡,只剩平坦沙洲。學者研判,如不設法保固,未來「移動的國土」可能將成為「消失的國土」。

外傘頂洲


參考資料:鰲鼓溼地森林園區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